2015-10-21 | 作者:蘇威傑

採購多樣化,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的供應商多樣化(supplier diversity),是近年來學者們開始探索的新方向。以往多樣化的議題大都針對企業內部是否有聘用不同族群的員工,而任職於政治大學的蘇威傑教授,多年來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這次把照顧弱勢團體的定義向外延伸,帶領我們一窺採購多樣化的優勢與意涵。

所謂的採購多樣化(或供應商多樣化),是指公司除了跟主要的供應商購買外,亦會跟其他弱勢的廠商進行採購。由於公司在做採購時,通常會以成本做為考量,而多半只有大型供應商才有能力將價格壓低;反觀弱勢族群的供應商,其供應成本本來就比較高,價格無法彈性下壓的情況下,更難得到公司的訂單。以台灣的小農為例,大部分的小農為原住民等弱勢群體,其種植的蔬果的價格較無競爭優勢,再來數量也無法供應給所有的連鎖超商,因此這些連鎖超商會傾向於與大型批發商進貨,如此一來連鎖通路商的供應體系將會變得具規模且單一。

資源匱乏下,供應商多樣化助於企業短期財務績效
「而若我們以社會企業責任的角度出發,公司如果也照顧到弱勢的供應商,是否有助於財務績效的提升呢?」蘇威傑教授說道。結論發現供應商的多樣化對於公司的財務績效其實沒有直接的顯著影響。然考慮到外部資源的豐沛程度時,會發現當資源越稀少時,公司若對弱勢供應商進行採購,其短期的財務績效是比較好的。換言之,假使在景氣蕭條的情況下,市場本身沒有足夠的資源,大型供應商無法提供相對有利的價格或足夠的產量,這時弱勢供應商能夠及時的滿足公司的需求。此外能在這麽險惡的環境下生存,代表這些弱勢群體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其也可以提供公司一些險峻環境中生存的建議,作為一種市場調節的知識交換。

長期而言,投資者給予供應商多樣化正面回應
而在長期的財務績效方面,投資者對於公司是否進行採購多樣化的反應,也會隨著環境的資源豐沛程度而有所不同。整體而言,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採購多樣化政策皆給予正面的回應。此外,在資源越匱乏的環境下,投資者對於公司採購多樣化的正面回應,比資源充裕下時要來的正面效果更為明顯。由於相較於資源豐沛的環境,在險惡的環境下進行採購多樣性,更能彰顯社會企業責任的精神。

供應商多樣性的概念是由內而外的,以往許多歐美國家很重視員工的多樣性,希望能聘用多樣的員工或贊助不同族群的團體,而如今也將「照顧弱勢群體」的定義向外延伸,作為採購時的考量點。因此企業在面臨採購的選擇時,可以平衡公司的採購來源。若能也給弱勢群體一些機會,其不只是個慈善的行為,在環境變遷的時候對公司的財務績效還是有正面的幫助。

更多內容請參考: Orlando C. Richard, Weichieh Su, Mike W. Peng, Carliss D. Miller (2015) “Do external diversity practices boost focal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supplier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6: 2227-2247

 

圖片來源: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資料來源:政大商業評論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