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0 | 作者:李修慧

「可分解餐具」出了實驗室就變「假的」,你還在用小麥碗筷、玉米刀叉嗎?

《重點摘要》所謂「可分解塑膠」不一定環保,既可能參雜傳統塑膠,碳足跡又高,所以減少使用仍是消費者與商家應謹記的原則。

1980年代,台灣環保意識抬頭,從1950年代以來普遍被使用的塑膠,也因為來自於有限的石油,製造時會造成環境汙染,用完後又萬年不化,讓它坐穩「環保殺手」的寶座。

從此,台灣也出現許多標榜「無塑」的環保用品,而近年來,各大拍賣網上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可分解餐具」。

廠商標榜原料來自小麥、稻稈或玉米,用完後也可經由生物分解完全返回大自然。然而事實是,這些標榜環保的餐具,可能才是比塑膠更不友善的環境殺手。

環保材料界的新寵兒「綠色塑膠」聚乳酸

根據台大化工博士謝玠揚在良醫健康網的專欄,這些標榜由麥桿、稻桿、玉米做成的餐具,主要原料其實是「聚乳酸」。聚乳酸來自這些植物的澱粉:將澱粉分解成糖精後,讓糖精發酵產生乳酸,再將乳酸聚合、聯結起來,便形成具有韌性、可受熱塑形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olylactide,縮寫PLA)。

聚乳酸的特性類似傳統塑膠,輕巧、防水,而且具有很強的延展性,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更重要的是,聚乳酸在高濕度、高溫情況下,會同時「水解」跟「熱降解」,變回無毒的乳酸,最後化成水及氣體,返回自然。

無毒、可分解,又擁有一般塑膠的可塑性、便利性,使得聚乳酸被研發出來後,很快成為材料界新寵。聚乳酸被當成塑膠的替代品,更有「綠色塑膠」的美譽。

根據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環保小組講師徐美秀的專欄,聚乳酸不只具有塑膠的便利性,又無毒可分解,就連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水資源消耗,都比傳統塑膠少。

以製造寶特瓶所用的PET塑膠、製作布丁盒的PP塑膠,與養樂多瓶所用的PS塑膠為例:

energy_logo

以能源消耗來說,PETPP,製造1公斤都則需要80MJ左右的能量,PS更需要將近85MJ,然而製造1公斤的聚乳酸,卻只需要不到60MJ的能量。
資料來源:Applications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 NatureWorks polylactide (PLA) production
圖表製作:關鍵評論網 李修慧

co2_Logo
碳排放而言,製造一公斤的PP會排放2公斤當量的二氧化碳,而PSPET則會產生將近3公斤當量的二氧化碳,但聚乳酸只會產生1.8公斤當量的二氧化碳。
資料來源:Applications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 NatureWorks polylactide (PLA) production
圖表製作:關鍵評論網 李修慧

水_logo

製造1公斤的PP需要約60公斤的水,PS則更超過150公斤,但是生產聚乳酸只需要50公斤。
資料來源:Applications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 NatureWorks polylactide (PLA) production
圖表製作:關鍵評論網 李修慧

雖然從用水量來看,聚乳酸的使用量比40公斤的PET塑膠略高,但整體而言,聚乳酸仍然較為環保。

唯一的疑慮大概就是聚乳酸分解後,同時會產生水、二氧化碳及甲烷,而甲烷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5倍。但對環保人士來說,仍然瑕不掩瑜。

在這樣的優勢下,聚乳酸不只被做成餐具,市面上許多可分解塑膠袋、超市蛋盒等都是由聚乳酸製作。另外,許多大品牌包括麥當勞、7-11Haggen Dazs、星巴克等都使用聚乳酸製作的透明杯來裝沙拉或冰沙。甚至3C用品的外殼,包括Sony的隨身聽、富士通的電腦機殼、Toyota的汽車內裝等,都有聚乳酸的身影。

「塑料混血兒」讓100%分解的神話破滅

這麼看來,聚乳酸簡直就是地球的救星,然而,事情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

近來最備受矚目的聚乳酸用品就是餐具,而餐具最基本的要件是耐熱。但是,聚乳酸正是因為「在高溫下可分解」,才成為環保材料,怎麼能耐熱?

謝玠揚指出,純的聚乳酸其實並不適合直接拿來做成餐具,因為只要超過60度,聚乳酸就會開始變軟、變形。他甚至說:「所以你如果拿一個純的聚乳酸杯子去微波,進去時是一杯,出來時可能就變成一灘了。」

為了改變聚乳酸餐具無法受熱的問題,大多數的廠商會將聚乳酸和傳統塑膠PP混合,以增加餐具的耐熱性跟持久性。

然而,加入了塑膠後,聚乳酸就沒辦法100%分解了。此外,這些「塑料混血兒」反而會讓原本可以回收的塑膠,因為摻雜了聚乳酸,變成不能回收的廢棄物,形成「塑膠汙染」。

 徒有分解的「可能」,沒有分解的「機制」

即使業者製造的是不需微波的冰沙杯、沙拉盒,不會超過聚乳酸的溫度上限,因此不必添加統塑膠。純的聚乳酸,在回收上還是造成許多困擾。

節能減碳故事賞報導,要讓聚乳酸分解的堆肥條件其實頗為嚴苛,必須達到相對濕度90%,並處在攝氏5870度的高溫下,且同時確保該環境屬於氧氣充足的非密閉空間,聚乳酸製品才可自動被微生物完全分解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而分解時間依照每個塑膠產品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但平均皆需要經過至少47天的時間才能分解完畢。

2008年苦勞網轉載的聯合報報導指出,台灣各縣市的堆肥場,都只收廚餘和行道樹枝葉,未被要求回收聚乳酸製品。多數的聚乳酸產品,最後都進了焚化爐。

就算少數進了掩埋場,在層層重壓下,也隔絕了微生物分解所需的陽光、空氣、水,聚乳酸「可分解」的特質很難真正發揮。

徐美秀表示,包括聚乳酸在內,2008年全球的可分解塑料的產能大約是30萬公噸,只占傳統塑膠用量的2%。因為目前使用量還太小,尚未達到特別回收處理的經濟規模,回收來堆肥反而不敷成本,所以各國大多以成本低廉的焚化方式處理。

環保署的統計,台灣每年可分解塑膠的使用量約1500公噸。這些沒有回收標誌的廢棄物,就算不能進入堆肥場,至少也應該跟著一般垃圾一起焚化處理掉。但是因聚乳酸的外觀跟傳統塑膠長得太像,民眾很容易誤丟入塑膠回收區,一旦混入回收系統後,不僅無法分解,還會影響塑膠回收,造成再製的塑膠品質不良,同樣形成「塑膠汙染」。

雖然環保署從201131日開始,公告生質塑膠為屬於回收廢棄物,要求業者加強生質塑膠材質容器的辨識度。然而201512月大愛新聞直擊回收場,經過約4年的宣導分類,仍然發現許多聚乳酸塑膠跟傳統塑膠傳統塑膠摻雜在一起,讓原本能回收再利用的一般塑膠,也成為不得不掩埋或燒掉的廢棄物。

碳足跡高,難以減緩全球暖化

此外,台灣在聚乳酸技術上的落後,加上聚乳酸本身的特性,使得聚乳酸「生產後」的碳排放量非常高,可能與傳統塑膠沒有兩樣。

台灣已經有好幾家聚乳酸材料的代理商,近兩三年也有不少廠商有能力商業化量產。但早些年,台灣由於技術不成熟,仍無法自行生產聚乳酸,台灣的廠商大多從美國、日本等國進口聚乳酸塑料,運到台灣再將微小的聚乳酸粒子塑形成客戶需要的樣子。

因此雖然聚乳酸製造時的碳排放量遠低於其他塑膠,若加上從國外藉航運進口而來的龐大碳足跡,聚乳酸的碳排放可能高過一般塑膠。跟台塑從國外進口石油,再製成塑膠的意義沒差多少。

這麼算下來,聚乳酸運輸時的大量碳足跡,可能都抵過他在製造時低碳排放量的優勢。

此外,聚乳酸另一個罪名是可能以基因改造作物為原料。徐秀美指出,廠商研發出聚乳酸塑膠的技術後,這些廠商便能搭著環保的順風車,把「民眾不敢吃」而大量滯銷的基改作物,以「不用吃下肚」的方式繼續銷售到消費者手上。為此,不少企業因為堅持非基因改造,而棄用聚乳酸包裝1

環保第一步:分辨「需要」與「想要」

了解聚乳酸有這麼多危害後,很多人也許會感到氣餒:好不容易發現能用的環保產品,卻又發現它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可能比益處更多。

其實除了聚乳酸,不少環保產品可能都不那麼純然環保。比如201612月,消基會抽查市面上14款標示可分解的塑膠袋,發現其中竟只有4件合格,其他也都是摻雜了一般塑膠的「塑料混血兒」。2015年,專賣無塑用品的小事生活也發現,他們特別從澳洲進口,標榜「從刷毛到刷柄都可分解」的竹牙刷,刷毛其實是不可分解的Nylon 6(即一般尼龍材質),受誆騙的他們只好退款道歉。

環保從來都不是條簡單的路

節能減碳故事賞報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認為,比起積極尋找塑膠的替代品,不如回到原點,從「我們需不需要使用塑膠?」來思考。

我們應該先分清楚「需要」與「想要」之間的差別,先從非必要的用品,開始「減塑」,再思考,不得不用塑膠的狀況下,有什麼環境友善的「綠塑」能作為替代品。賴偉傑說道:「如果塑膠只是為了滿足人類無止境的使用『慾望』,那不管我們找到多好的替代方案,也都只是在浪費地球資源罷了。」

「校園午餐搞非基」發起人陳儒瑋就表示,不少標榜環境保護的企業,都因為基改而棄用聚乳酸。比如美國最大有機優酪乳業Stonyfield2011年便將盛裝優格的聚乳酸容器改為非基改玉米原料,以回應他們對基改作物態度及有機環保的企業目標。台灣生產有機芽菜的綠藤生機,20157月也表示,將棄用聚乳酸塑膠盒,改回一般塑膠的PET盒子。

 

圖片來源:關鍵評論GraphicStock
資料來源:評論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