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 作者:北京新浪網

從677萬人捐款到2億人種樹,「互聯網+公益」進入下半場

《重點摘要》日前一場「去阿拉善看樹」的公益直播成為大陸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這個活動是起因於支付寶推動的「螞蟻森林」公益活動,而「看樹」直播火爆的背後,標誌著「互聯網+公益」新模式的確立:不再只是傳統的捐款,而是發揮互聯網技術和場景優勢來解決社會問題,這也意味著互聯網公益進入下半場。

 

今天,一場「去阿拉善看樹」的公益直播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沒有專業主播、沒有脫口秀,只是8個普通人,前往阿拉善探望「他們的」梭梭樹苗。但這場面對2億螞蟻森林用戶的直播,卻有望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公益直播。

「看樹」直播火爆的背後,標誌著「互聯網+公益」新模式的確立:不再只是傳統的捐款,而是發揮互聯網技術和場景優勢來解決社會問題,這也意味著互聯網公益進入下半場。

 

用手機為沙漠種真樹,半年內有2億人參與

直播中出鏡的梭梭樹從虛擬世界「穿越」而來。去年8月,支付寶上線一款環保公益產品「螞蟻森林」,鼓勵用戶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為此,這家國民APP專門請北京環境交易所研發了一套方法學,把每個人行走、線上繳費等行為產生的減排量科學地測算出來,用於澆灌自己的虛擬樹。一棵虛擬樹長成,支付寶就聯合公益組織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截止目前,已有2億人參與這場種樹活動,首批111萬棵梭梭樹在阿拉善被種下。

「本來想先默默種樹,等這批梭梭長大再告知用戶。沒想到網友呼聲不斷,想看看自己樹種下了嗎?種在哪了?誰在看護?起到環保的作用了嗎?」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企業社會責任負責人向筆者解釋為何會用直播的形式來展示這些樹。

該負責人表示,公眾對螞蟻森林的關注度甚至高於愛心捐贈。「這不難理解。付出行動有時比捐款更需要決心和耐心。有人花三五個月種一棵樹,同時養成了健康的生活習慣,減肥70斤。有人留言告訴我們,螞蟻森林讓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

 

677萬到2億,互聯網公益進入下半場

互聯網與社會公益有著天然聯繫,二者的發展遵循著同樣一些原則,比如信息共享、平等透明、廣泛參與。這點在移動支付的興起推動網路募捐的盛行可見一斑,公開數據顯示,網路募捐盛宴99公益日共677萬人參與捐款。捐款額度、項目執行、善款去向也成為「互聯網+公益」上半場的主要關鍵詞。

而互聯網公益進入下半場后,「玩法」越來越新穎。在社會公益和互聯網經濟的跨界合作中,公益場景將得到最大化的拓展,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手做公益,表達善意和社會責任感。從677萬人捐款到2億人「種樹」,背後改變不僅是數字的攀升,新的公益生態正在形成。

今年兩會期間,一則江蘇人大代表通過手機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的花絮新聞得到廣泛關注。我國心肺移植專家、全國人大代表陳靜瑜在呼籲營造「身後捐獻器官」社會氛圍的同時,指導同團代表通過支付寶「一鍵登記」成為志願者。去年12月,支付寶上線該功能后,3個月內登記人數逾10萬,超過以往7年全國登記人數總和。原衛生部相關領導將這種跨界合作評價為「超常規的器官捐獻社會動員方式」,有望將我國器官捐獻登記事業推向新高潮。

智能手機資深用戶可能都知道一款叫做「團圓」的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系統。它接入了包括手機淘寶、支付寶、高德地圖等在內的幾乎所有超級APP。大多數人都收到過公安系統通過這些應用推送的尋人信息。手機用戶可以通過收到的兒童體貌特徵等信息,提供線索,幫助孩子們回家。截止至20161215日,平台共發佈信息572條,533個孩子得以回家團圓。

互聯網公司成立的初心和立身之本是用商業的方式和技術手段,瞄準社會痛點,解決社會問題。這都使得整個互聯網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顯露出非同一般的公益屬性。當這份公益的「初心」在互聯網服務的各種場景中被喚醒,互聯網將為未來公益提供更多的想像力和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螞蟻

資料來源:北京新浪網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