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 作者:蘋果日報/洪心平(財團法人台北市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社福組織管理者談「捐款的效益與受益」

《重點摘要》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關心自己捐出去的錢,是否真的有幫助到他們想幫助的對象。對此,台北市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認為,社福組織應有「效益」的管理與運用捐款,應將每個勸募方案都做好規劃,呈現受益人能得到的幫助,並且計算合理的提案金額。這樣的「提案」,才是對投資人給予的信任負責。

 

台北市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表示,每當出現對慈善/社福團體的質疑、持續追蹤的報導,她都覺得很高興,因為那表示台灣民眾已經進步了,捐款不再只是「做功德」放下就安心,會真正關心這些錢是否幫助到案主,是否真發揮應有的效益。而如何評估社福組織的專業,是否達到民眾的期待呢?洪心平認為,可以從以下最簡單、各組織也一定要公開的財報狀況來看:

1. 如果「募了100萬,最後只支出50萬」,表示這是個勸募前未規劃、勸募後執行力不夠的組織。例如,921賑災勸募總金額140億,剩餘款45億;八八風災250億,剩餘款40億,還有很多發生在國外的天災勸募,專款帳戶累積了天文數字,支出比例卻很少的案例,都是屬於第一種。

2. 如果「募了100萬,決定把50萬存起來賺利息,只支出50萬」,表示這是個浪費民眾救急心意的組織;

3. 如果「募了100萬,支出100萬,但其中有50萬是行政成本,或是管理者、顧問等間接服務的人事成本高的離譜」,表示服務效益很低,這是個投資報酬率低的組織;

4. 如果「募了100萬,但一直說這些不夠用一輩子」,表示對服務的定義、方向不清楚,這是個專業能力不足的組織 。

 

因此光是舉例有人受惠是不夠的,服務效益是不是和捐款的金額符合比例,這才是負責的專業。一個沒有效益、不願公佈財報、不容質疑作法的組織,只想要把握事情發生當下、勸募的好時間,讓社會大眾催淚掏錢,卻對後續的服務執行沒有評估、甚至根本沒有規劃,不管把要幫助的對象形容的多麼無助可憐、賺人熱淚,組織本身根本就不值得投資。

作為一個專業社福工作者,也是社福組織的管理人,與社會大眾溝通對話是我們的工作,有「效益」的運用捐款是我們的責任。社會大眾就是我們的投資人,我遇過許多生活簡單、信仰單純的「投資人」,就像台東陳樹菊女士,願意省下一餐、一食、一日所得的數百元,常年持續捐助組織,默默投資這個社會。因此我們必需將每個勸募方案都做好規劃,呈現受益人能得到的幫助,並且計算合理的提案金額。這樣的「提案」,才是對投資人的信任負責,才符合勸募的精神和投資人的心意。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Andrea DG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