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 作者:TechNews科技新報/黃嬿

制衡 Tesla,歐洲也要建超級電池工廠

《重點摘要》德國戴姆勒汽車斥資5億歐元在柏林南部興建鋰電池工廠,突顯汽車製造商進入「儲能」的行動,這項技術對推動下一代綠色車輛,以及儲存風力與太陽能電力上至關重要。這項歐洲的超級電池工廠計畫,將挑戰Tesla在綠色電力的領導地位。

 

特斯拉(Tesla)懷著超級工廠大夢,準備在電池領域一統江湖,歐洲強國也不甘示弱,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參加德國戴姆勒汽車(Daimler)斥資5億歐元興建的鋰電池工廠的動土典禮,這項歐洲大陸的超級電池工廠計畫,將挑戰Tesla在綠色電力領域的領導地位。

彭博報導,德國電池工廠位於柏林南部130公里處,突顯主要汽車製造商和電力公司進入儲能的行動,這項技術對推動下一代綠色車輛,以及在需要時儲存風力與太陽能電力上至關重要。報導認為,隨著汽車製造商與電力公司同步發展,電池成本可能會迅速下滑。

彭博分析師認為,電池成本下降與能源密度增加,預計2030年就可以看到電動車比燃料汽車更便宜的情況。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數據,全球電池製造產能將在2021年翻倍,達到2.78億度,現在約1.03億度,屆時歐洲市場佔比將從現在的2.5%提高一倍。

瑞典、匈牙利和波蘭計劃中的大型工廠,以及戴姆勒在德國的電池組裝廠,預計會為福斯與雷諾等汽車製造商提供需求,屆時鋰離子電池成本將降低43%,使電動汽車成為主流。

對於公用事業而言,便宜的電池可以降低儲存單元的成本,儲存單元可將變動型再生能源如風能與太陽能的電力傳送至電網。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SpA將電池與風力發電場配套使用,電網管理人員對電力輸出的預測準度因此提高 30%

1990年代初期消費類電子產品如電腦和手機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已經跨界應用於運輸和電力行業,但礙於成本,鋰電池在電網和汽車上的應用才剛剛開始,電池的興起對於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來說最為明顯,大多數主要汽車製造商將充電式電動車訂為未來10年的中期計劃。

目前電池業務仍由亞洲電子製造商所主導。根據BNEF,韓國LG和三星SDI是頂級供應商,亞洲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另有8個工廠正在興建。

汽車製造商採取行動確保電池供應源,戴姆勒的工廠將是歐洲最大的工廠,供應旗下汽車與梅賽德斯賓士,並與屋頂太陽能安裝商Vivint Solar合資生產家庭能源儲存系統。

20171Tesla的工廠完成三分之一,完工後每年產能可達35千兆瓦,足以支持每年生產50萬輛電動車,這將使Tesla成為繼LG化學之後的第2大供應商,特斯拉也在計畫興建更多超級工廠。

戴姆勒的投資規模較小,且尚未披露產能目標。福斯正在與電池廠商討論投資項目,並計劃在德國興建原型組裝廠以開發自己的技術。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創業公司NorthVolt AB宣布計劃在2023年在瑞典設立一家40億歐元的電池廠。鋰電池產量大增可望降低所有應用的電池成本,讓家庭和電網的儲存更加實惠。

未來10年電動汽車價格可望能與汽油或柴油車競爭,由於電池組是充電電動車中最昂貴的部分,佔總成本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21年,鋰離子電池將便宜43%,從目前的每千瓦273美元降至156美元。

鋰電池普及是可以預見的事,但問題是儲存對消費者或大型公用事業而言是否有利可圖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使如此,電動汽車廠商也正在尋找未來,根據BNEF2030年前充電式電動車可能佔新車銷售的五分之一,即2,100萬台。梅克爾訪問戴姆勒工廠展現了德國政府計劃2030年讓6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的決心。

 

CSRone小補充》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John Eric Eudin

資料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