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 | 作者:環境資訊中心賴品瑀

法規、訂單兩箭 促企業負起責任、實質改善環保表現

在民間不斷使出壓力,甚至出手協助轉型下,企業開始負起社會責任後,NGO組織普遍觀察到,「不改善就拿不到訂單」當企業面臨做不到這些社會責任,就無法在產業鏈中接到訂單、無法生存時,這個競爭力的危機,就會促使企業的環保表現開始改變。

5日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的論壇上,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區總幹事盧思騁指出,WWF在中國的經驗是,找每個產業中前三名的龍頭優先合作,不但讓他們做「減排先鋒」,後續更要分享協助給同業一起轉型。自1999年起,加入的30家企業,已聯手減少了1億的碳排放。

「企業是產生環境問題的載體」,盧思騁認為,企業生產商品、也因此製造廢棄物需要處理,但要提供消費者最環保的產品,最終還是得靠企業。在現有的經濟模式上,盧思騁指出,目前是由約300到500家的大公司、品牌掌握了全球70億人口中70%的商品交易,並控制了1.5億家製造商,這些頂級企業作為與否,將會帶動整條產業鏈。

盧思騁舉中國建商「萬科集團」為例,WWF從鼓勵萬科使用的木材必須有產銷履歷,確認進口的木材都要是合法的開始,後續萬科又自行進一步逐漸將建材模組化,以減少灌模需要的木材需求,開發利用竹子為建材的決定,更帶動中國竹產業的成長。

又例如與「可口可樂」十多年的合作,在長江流域營造人工濕地,淨化民宿的生活污水,「每取一噸中國的水,就反饋一噸水。」企業不但設法將低自身的排污,如果已無法再降,就得以另循其他途徑,協助降污來補償。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張振亞則提出「工業可回復,生物可再生」資源循環的模型,認為企業應該從商品一開始的設計、以服務代替消費的創意,迎向循環經濟的未來,將地球的物質資源、能量的損失減到最小。

「維修、共享、再使用、翻修再製、拆解再利用。」以在工業物質的循環來看,張振亞提出各種企業的創新對策,例如戶外服飾巴塔哥尼亞推廣維修、二手衣買賣服務;荷蘭辦公家具公司desko推出整新服務,以回收、整新後半價賣出的模式,把一張辦公桌賣三次;化學品公司safechem將其溶劑從買斷改為租用,使用者以使用時間計費,而safechem負責回收處理這些溶劑,因此減少了溶劑消耗80%、95%有害廢棄物。

「我們要你好好保護環境,不要再把環境成本外部化。」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舉日月光當時遭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揪出將廢水排入高雄後勁溪的經驗。一開始面臨拉布條抗議沒有、政府的開罰對企業不痛不癢,根本罰不怕,持續罰、也持續違規的狀況,但他們轉而訴求國際、通知供應鏈的相關廠商,這個手段就開始造成壓力,也促使日月光開始主動聯絡環團,希望能有對話與指教。

邱花妹指出,業者其實過去也一直有不少慈善行動,但環團訴求的是別再把環境成本外部化。從對立到逐漸有交集,業者也將過去不足的環保投資、資訊公開陸續補上。

「除了盯政府,也要催政府去鼓勵企業。」張振亞以自身經驗為例,他們促使了環保署在去年底修正的「國家層級物質流指標」,中增訂資源生產力、循環利用率等,用來檢視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程度,也將影響後續的政策與管理。

但,邱花妹認為法規、供應鏈市場要求,確是企業會想要有所改變的主要誘因,但若非有關訂單、降低成本、合法規以外的,企業還是可能只做選擇性的改善。

例如在中科選址爭議最激烈的期間,在2008年至2010年間,友達陸續提出綠色承諾,進軍綠色能源產業、節能電視通過碳足跡認證、入選道瓊世界永續性指數成分股等,但邱花妹認為,兩邊的落差,更顯諷刺,顯得企業還是沒有真正回應了這個社會的期待。

盧思騁指出,企業與民間團體的合作,大約為慈善式的支持、合作推廣介紹議題及要求、協助企業轉型三個層次。目前WWF主力都放在企業轉型的部分,但也的確需要不斷檢視合作的部分是不是就是最該處理的核心,若只是無關痛癢的部分,否則將淪為協助漂綠、洗綠。

資訊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延伸閱讀:
全台第一個綠電合作社上路 能源轉型人人參與

圖片來源:
Janusz Maniak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