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 作者:環保署

以循環設計發展綠色商機 臺歐共創循環經濟宏景

循環經濟研討會第二天(6月5日),環保署偕經濟部、外貿協會及工業總會,假南港展覽館舉辦產業媒合活動。期盼以政府力量匯集更多資源與人脈,強化與歐商連結,環保署以再設計Redesign思維,從源頭管理、循環設計、綠色生產消費到回收再利用,積極達成物質全循環零廢棄的循環經濟目標,並以環境工程產業輸出做為未來推動的重點項目,創造無限商機。 

臺灣的循環經濟目標路徑為於2020年達到「源頭減量」,意旨在生產、消費、廢棄物管理、二次料市場等方面優先使用再生料或可再生物質;2030年達到「綠色生產消費」意旨在生產、消費、廢棄物管理、二次料市場等方面強制規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料或可再生物質;並在2050年達到「物質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另一方面,歐盟及歐洲國家的循環經濟政策也值得我們參考借鏡。2015年,歐盟發表「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提出零廢棄目標、具體策略、行動計畫,並訂出清楚時程表。歐盟估計,循環經濟每年可為歐洲經濟省下6000億歐元,或使產業年營業額增加8%,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4%。

德國是全球再生資源利用率最高的國家,其循環經濟起源於垃圾處理,而後逐漸向生產和消費領域擴展。瑞典自1970年即開始將垃圾分為發電垃圾與可循環再生垃圾,並徵收垃圾掩埋稅。荷蘭政府要在2050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代表所有原物料都會以有效率的方式被使用和再使用,不排放任何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臺灣透過不斷演進的循環經濟過程,擴大經濟利基,並且達到零廢棄全回收的理念。近年更建置物質流管理系統,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臺灣廠商也擁有獨步全球的技術,吸引國際大廠關注並獲得合作機會,希望藉由本次產業媒合會,整合更多品牌廠商,推動各項產品循環經濟,共創經濟與環保雙贏。

環保署強調,這次舉辦雙方共同交流的研討會,能讓臺歐盟雙方更瞭解彼此的循環經濟技術能量與成果,期盼未來也能創造更多循環經濟的商機與合作機會。 


延伸閱讀:歐洲商會報告 近9成台灣民眾支持綠能轉型

圖片來源:Jonatan Pie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