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7 | 作者:呂欣憓/編輯:高照芬

聯合國報告:亞太地區因自然災害年損數千億美元

聯合國報告指出,乾旱、洪水、地震、海嘯和熱帶颶風等自然災害每年讓亞太地區損失6750億美元,且貧窮人口陷入世代相傳的不平等,但可以透過科技,改變這種惡性循環。

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UNESCAP)日前公布2019年亞太災害報告(Asia-Pacific Disaster Report 2019),報告指出,隨著氣候變遷,近年來的災害已經偏離以往的軌跡,變得越來越密集、頻繁且複雜,現在越來越難預測哪一個區域應該要預防哪一類的災害。

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281起自然災害中,有一半發生在亞太區域,前10大災害中有8起在亞太區域,從1970年開始,在亞太區域每年平均有1億4200萬人受到自然災害影響,比全球平均3800萬人高上許多。

2019年的亞太災難報告首度把緩慢發生的災害如乾旱造成的損失列入計算,亞太區域每年損失高達6750億美元,佔亞太區域GDP的2.4%。

6750億美元中,乾旱造成的損失就佔了60%約4050億美元,接下來是地震的13.6%,熱帶颶風和洪水佔12.8%,海嘯佔0.8%。

報告指出,自然災害對於邊緣化的貧窮人口造成更不平等的發展,研究顯示在許多國家依靠農業過活的家庭,置於風險下的可能性更高;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有40%顯現在教育、健康、生計等層面,造成更深的、會代代相傳的不平等。

但要改善這樣的惡性循環並不是沒有機會,報告指出,各國政府不該再把社福政策和災害復原視為兩個分開的政策,原先2030年亞太地區極度貧窮人口預計會達到1億1900萬人,但透過教育、健康和社會保護等政策,可以讓人數逐漸下降。

此外,隨著科技進步,報告也指出透過大數據和數位身分,可以確認那些最弱勢的群體是否被納入政府政策中,也能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減少損失。

 

資料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天災不斷 貧窮弱勢受衝擊最大
氣候變遷釀健康倒退「每年殺死25萬人」 2030全球赤貧人口逾1億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