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 | 作者:

11件永續議題的正面發展

雖然有許多意見表示企業界不夠正視氣候變遷問題,企業永續的現況還是有許多能給我們鼓勵的發展,以下列出11個永續發展成長最多的面向:

1 ) 人們逐漸正視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雖然美國尚有20~30%對於暖化問題抱持質疑,且主流媒體對於全球永續議題的報導與立場也經常不一致且片段,不過整體而言,全球對於暖化的認知正在成長。

2 ) 政府方面對於永續議題也持續努力,如前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受命為聯合國氣候大使以及大城市氣候領導集團C40計劃等都是實際例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中國新年賀詞中也以氣候及污染為題,而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努力推動環境議題。未來,2015年巴黎將舉辦氣候變遷會議,我們也可望看到更具體的合作。

除了氣候以外,反貪腐議題也在全球各地發展,特別是印度以及烏克蘭等發展中國家。另外,美國規範透明度、可溯性的Dodd-Frank金融改革法案以及規範非法木材的Lacy法案生效,更是政府為了永續努力的明顯例子。

3 ) 企業加速推動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並從管理階層開始廣泛與外界合作。其中一例是國際組織「Consumer Goods Forum消費產品論壇」在企業界推動零森林砍伐,透過消費產品論壇督促企業管理其供應鏈。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是有毒化學物的使用,由綠色和平、Nike等企業組織發起成立的永續服裝聯盟,希望透過平台溝通以及技術分享來減少有毒化學物使用。

除此之外,碳揭露專案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的工作以及影響力也正擴大,延伸至水資源等議題。另外有許多由不同企業組成的組織,如棕櫚油永續發展圓桌會議 (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 都在積極推動永續發展,預計對未來五年的消費市場將有很大的影響。

4 ) 合作讓改變更快速。企業管理階層於這五年擴大在產業內、產業間以及與政府間的合作,成功的例子包括石油、礦業間推動協同治理的「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企業希望能夠與外界組織有更多的整合與合作,而不在只是為了公關形象加入組織或交流平台。

5 ) 通訊技術、軟體以及社群媒體科技正興盛,許多永續發展所需的技術也已存在,但是規模及需求的成長還是為科技帶來挑戰。特別重要的是當數位革命如雲端、分析、社群、行動裝置、物聯網在發展的同時,永續發展也應跟上腳步,改變我們與其他組織互動並管理其績效的方式。

知名的紙業公司Asia Pulp & Paper正利用衛星來監測績效以及永續發展進度。環保團體也利用無人飛機在保育區中追蹤永續發展,甚至社群媒體都能透過網路來監督、報導並抵制貪腐賄賂。

6 ) 市場體會到消費端並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在2006年初,許多企業相信消費者會購買標榜永續、低碳的產品,或是一昧地將產品與永續行銷結合,認為只要一直提醒消費者企業的永續作為,消費者就會選擇其產品。而現在聰明的企業都知道這行不通,甚至會招來「漂綠」的污名,不久之後,全球市場上永續的標章甚至達到400種,大大降低可信度。

現在,企業有了雙管齊下的策略,透過比客戶更早追蹤到永續風險與趨勢,並選擇與企業本身核心競爭力相配合的領域來發展,最後便能向客戶展現企業永續發展的決心以及成果。

7 ) 新興市場也正視永續挑戰。研究顯示對於永續發展帶來的挑戰,新興及開發中的市場最能樂觀的面對。過去,我們曾見企業領導者因環境、社會議題等違法作為付出法律責任或是被弔銷執照,這些都導因於不夠健全的利害關係管理。比起過去幾年,新興市場更加重視永續發展。

8 ) 商業模式快速演變,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正在興起,主流市場中,各種新的概念也不斷出現,如化學領域的再造,或是思考如何藉由產品轉向雲端服務的去商品化 (Dematerialization) 達成比節約能源更大的效用。總之,商業模式的推陳出新也不再侷限於電腦、工業生態學家、化學領域或是建築師等專家。

9 ) 企業在全球保有一致性的概念不再顯得奇怪。不久以前,企業領導階層或CEO們總是談論全球營運策略如何於地方實踐,但卻沒有多思考實際應用會發生的困難,事實上,從過去企業的醜聞可見,跨國政策通常沒有辦法正確地傳達到地方分支,或是根本不適合應用於不同在地區域。

有部分研究顯示,比起企業間不同地區,跨國企業對外通常能傳達較統一、一致的策略,但是對於企業治理更重要的,是企業如何能進行內部合作以及政策連結,並將內部合作帶來的價值應用於企業發展中。

10 ) 永續企業成功的例子越來越可信。Vodafone、Unilever聯合利華、Shell殼牌石油、Arup、寶僑家品P&G 以及Accenture等企業都以培養「社會起業家Social Intrapreneurs」為名,這些社會起業家有能力發掘對地球有益的產品。同樣的,Alliance Boots、Life Technologies以及Reed Elsevier等企業也因為提升員工參與而受讚揚。

過去,商業模式的改變停滯不前,主張社會正義的品牌也面對到難以擴大規模的困境,現在,企業界更成熟看待改變與機會。

11 ) 媒體及金融界對於永續議題的關注逐年進步。這兩個領域在過去十年時常被批評對於永續發展努力不夠,過去也因為在英、美產生的醜聞而動盪不安,但是媒體與金融界都開始朝向永續發展努力。 媒體對於永續發展議題的報導在社群媒體的監督下越趨成熟,金融市場中,大型企業組織也對於其財務狀況中的永續議題更關注。 


資料來源:http://www.ethicalcorp.com/stakeholder-engagement/reasons-be-cheerful
圖片來源:Ethical Corporation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