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3 | 作者: CSRone 顧問師 /陳厚儒 Tino Chen

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系列二之二)

台灣企業從「企業社會責任」演進到「永續發展」象徵著企業從「被動」的「負責任」角色,進展到「主動」的「創造價值」。依據CSR的原則,企業必須考量於其營運過程中在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面相,對社會產生的永續影響,這些議題不僅眾多且都深廣。

如以企業為主體,依據本人的觀察目前台灣企業的永續發展宜特別關注下列主題:「資訊」、「溝通」、「文化」、「法規」與「民眾意識」。

資訊落差輸在起跑點

永續資訊與觀念的不對稱常常造成部門間以及執行單位與管理階層間的認知落差,而形成企業永續發展停滯不前的情況。許多部門人員因不了解自身工作範圍與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在原本工作已繁忙的情形下,更是無心了解與投入。而管理階層如對國際永續發展趨勢無任何掌握,更會造成不願投入資源或產生方向偏差的情形。

因此管理階層獲得正確的永續資訊與觀念有助於整個企業的永續發展,進而深入到各個部門的永續議題管理,也就是Top-down比Bottom-up的方式更為有效。

此外,永續資訊包含國際趨勢、標竿案例、法規發展、研究報告、顧問經驗、永續相關指標與工具等,都是可協助企業擬訂永續經營策略的參考資訊。畢竟企業不只是希望在短期獲取最佳利潤,更希望企業能持續經營,如何有智慧的取得平衡就在於獲得永續資訊量的多寡來進行決策。

溝通是雙向的溝通 從聆聽開始

溝通是一項藝術,絕對不僅用嘴巴傳遞聲音。用100%的資訊與他人溝通時,接收方獲得的資訊常不到80%,要如何做有效的溝通是許多企業的課題。首先負責CSR整合溝通的部門層級一定要高。平行部門間的溝通往往事倍功半,因互相不隸屬的情形下,溝通就產生難度。如果在總經理或董事會的層級設立CSR單位,各部門間較不會產生層級落差的溝通問題。

同時,非常建議企業借助外部CSR顧問來協助「向上溝通」、「橫向溝通」與「向下溝通」。通常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尤其在永續領域上,CSR專業顧問不僅要會念經,還會有議和國際趨勢、綜觀企業大局、聆聽利害關係人需求、整合數據、充分暢通溝通的能耐。對於企業來說,非常好用。

至於,對外的部分,因中華優良傳統「為善不欲人知」的概念根深蒂固下,多數企業對外溝通不良,常常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無法有效累積社會大眾對企業的信任存摺。

溝通不只展現自己做得多好,而是要做得更優化更深化。例如我們常可見到新聞出現:「某某公司做公益捐出一日所得,幫助偏向學生圓夢…」,這些是企業「做了甚麼」(what),企業常常忽略解釋「為何要做這些」(why)給民眾聽。企業為什麼要做這些?與企業的關聯性?成效與對社會的影響力?未來計畫?需要的是故事性與策略性。企業只有清楚溝通這些關鍵理念才能讓人記憶深刻,與商業目標連結。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捐錢是最不負責任的慈善」。

文化塑成於無形應謹言慎行

企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創辦人的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都在為這家企業的文化塑型,例如一家企業的老闆在外大談企業社會責任,對內指示同仁要不擇手段節省成本,讓這一季的財報好看,對股東交代,未來即使主管沒有交代要不擇手段節省成本,同仁也會揣測上意,沒有理由的要求供應商降低價格,這就是其中一個企業文化形成的方式,最後將導致上述英國石油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以及台灣眾多的食安問題,這樣的企業文化不斷地在台灣商場上循環。因此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標竿永續企業,他們絕對都有一個擁有永續理念的創辦人,或是因歷經多年的負面衝擊學習而重視的永續文化。

<相關文章>
大眾汽車作弊事件與企業文化

超越法規水平之作為面對未來環境挑戰

符合法規僅是道德的最低標準,但台灣企業多將符合法規視為成本投入的上限,投入的資源僅要符合法規即可,其餘的資源運用就是將短期利潤最大化。一個杯子如果把水盛到最滿,細微的晃動都會將水溢出,鮮少有企業願意換一個大一點的杯子,讓它怎麼晃動都不會溢出,如果僅是遵守最低限度的法規,世界局勢如有任何一點變動,企業就會很難因應。

歐盟的法規嚴格一直都是世界各大洲之最,能夠在亞洲使用的化學物質可能在歐盟是被禁止的,如果僅符合當地法規,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無法提升。例如2000年SONY因產品含鉛(當時亞洲並無規範)而被歐盟整批退貨,苦尋不著使用無鉛銲錫的供應商,最後才得知台達電的生產線早已超越亞洲法規使用無鉛銲錫,立即把全部訂單轉給台達電,也讓台達電贏得「全球百大低碳企業」殊榮。全球在永續浪潮下,未來法規只會越來越嚴格,企業如能盡早有所作為,才能在未來的永續競爭中占一席之地。

<相關文章>
【趨勢調查】5分鐘掌握全球CSR政策法規的最新動態-KPMG胡蘿蔔與棍子

民眾意識是企業能永續的驅動力

企業的資源與力量早已超越許多國家,全球百大經濟體超過半數是企業,因此企業應要為全球的永續發展負起最大的責任。

如今以資本主義領導的世界,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獲得最大力量的來源在於消費者支持他們的產品與服務所獲得的利潤,消費者決定買一樣產品或使用一項服務的同時,就如同本身授與企業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是正面或負面的改變皆由消費者來決定,因此民眾對永續發展的觀念是否正確也間接影響企業的永續作為,代表你認同這家企業的所作所為。

綠色消費、社會責任型投資、綠色債券、永續採購、永續保險原則、公平貿易、血鑽石皆是類似的概念,用消費力來展現你對永續的影響力,因此大眾對永續的意識提升並融入消費者行為最為重要。

<相關文章>
CSR中逐漸重要的消費者角色
研究調查:近七成消費者願意多付錢支持CSR企業

永續發展包含的面向既廣又深,有些議題顯然必須在國家層級進行討論,例如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但眾多企業願意投入資源,為同一個地球而努力,不願再當地球的寄生蟲,而企業不是慈善事業,他們也必須生存,因此企業的CSR或永續作為與商業連結是必然的,社會上應有所共識鼓勵支持這些企業,購買他們的產品與服務,將永續的巨輪持續轉動到我們的下一代。

<全文完>

<相關連結>
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系列二之一)

圖片來源:jungle_group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