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 作者:CSRone 資深專員 蔡孟儒

日本ESG投資突飛猛進 公司治理卻薄弱

自2014至2016年間,日本的ESG投資已累積到4740億美金(台灣2016年GDP 5320億美金的88.7%),等於該國總管理資產(total managed assets)的3.4%。3.4%的比例雖低於歐美,但在亞洲是相當高的成績。

日本在這三年中的成長是世界最快的,從2014年的70億美金增至2016的4740億美金,共成長了66倍之多。


圖表來源:GSIA

政府基金參與永續投資

在2015年,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GPIF)簽署了聯合國投資責任原則(UNPRI),並依照ESG指數,以3%的持有股份投資社會責任資產。GPIF是世界最大的政府投資機構,所管轄的資產多達1兆3000億美金。責任投資如今在日本得以大舉推行,GPIF是其中一項助力。


圖片來源:Flickr

GPIF的首席投資長水野弘道認為,依照ESG指數投資,是為了長遠的未來下的決定,而非近期獲益或支持政府政策。他表示:「越多公司關心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投資人就越能在這些公司中找出投資機會」。

分析專家認為,GPIF帶動的不只是日本的趨勢,也是全球的趨勢。GPIF預計會增加投資,打算投入其下10%的資產於ESG基金。在2017年11月時,GPIF還徵求倫理基金的提案,藉以管理國外的股票投資。

偏重環境社會 疏忽公司治理

雖然上訴情況看似樂觀,但日本也還有須突破的困境。日本董事訓練機構領導人,尼克貝奈斯(Nick Benes)即為此表達了看法。貝奈斯表示他非常認同在日本推行ESG,可是卻擔心日本在重視環境面與社會面的同時,公司治理這一面卻會被忽略。


圖片來源:Flickr

日本企業的環境面績效良好,例如能源效率相當的高;至於社會面,則已開始留意女性議題,要讓女性得以發揮長才。但是公司治理這一面,日本卻有待進步,對某些企業而言,要求他們資訊揭露與任用外部董事,是種不當的干涉。

近來神戶製鋼造假日產汽車檢驗未達標的事件,正好表明日本的公司治理還有待進步。

其實日本的公司治理的問題,已是政府所關注的議題。在2015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公司治理的新法規,目的是推動企業的組織改造,讓董事會不再是有名無實的橡皮圖章。

制度與觀念的改變會需要時間,而日本將來的進步如何,值得我們繼續去留意,無論成功或失敗,皆可做為台灣的借鏡。

資料來源:經濟學人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


<延伸閱讀>
台灣首次聚集150位獨立董事 結合CSR邁向企業永續

<圖片來源>
Flickr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