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 作者:Schuyler Null/編譯:CSRone 倪上筑

最新研究:都市應保障邊緣人工作權益

隨著各國工業化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結構的急遽變革,現今全球打零工方式的非典型工作者,比例日漸增加。都會區美好的就業前景,更吸引其他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城鄉地區居民大量湧入,然而,多數城市並沒有足夠的工作職缺,來滿足這些供過於求的人力資源。

據日前《華盛頓郵報》指出,目前非典型勞動工作者1(以下簡稱為非典工作者)已占南半球城市50%至80%的就業人口,而其地下經濟2更是創造出驚人的GDP產值。儘管都市需要這些非典工作者來提升生產力,  但國際社會對這群人多抱持著敵意。

世界資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倡議非典工作者權益的運動《邁向更平等的城市》(Towards a More Equal City),日前發布一份名為《接納邊緣工作者》(Including the Excluded) 的最新報告,詳述了南半球的城市如何在促進經濟生產力和環境永續的同時,規劃並實踐支持非典工作者的相關政策。

從數據上來看,非典型就業的經濟規模與就業人口數非常驚人。非洲城市中的非典型就業人口比例高達76%,亞太地區為47%,而美洲則為36%。據台灣大學與成功大學所合作的調查團隊研究統計,台灣地下經濟規模更佔GDP的三成(28%)左右。

遺憾的是,非典工作者隱藏著高失業率及高度就業風險,多數非典工作者會轉為地下經濟等低薪且低保障的邊緣工作。因此,都會區的民眾往往將非典工作者當成「逃避政府稅制與監管」的「特異族群」,也有部分民眾認為他們占用公用資源、工作的衛生條件較差、公共安全風險較高。因此,過去非典型就業人口在政策規劃上時常被政策所忽略。

因應全球工業化的趨勢,各國企業在生產型態上多出現改革性的轉變,而這股為了降低人力成本,轉而聘用非典工作者的趨勢,也同樣發生在台灣。據勞動部調查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止,我國非典型就業人口已飆破80萬人,其中15到29歲的非典型就業人口更約占3分之1。
 
幸運的是,近年非典工作者在整體就業市場比例節節高升,並在國際社會氛圍的帶動下逐漸受到關注,愈來愈多的政府人員與民眾意識到非典型就業人口所帶來經濟貢獻,並開始將非典工作者的勞動環境納入政策考量。

「都市人口不斷增長,都市需要將地下經濟當作城市經濟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羅斯永續城市中心 (Ross Center for Sustainable Cities) 研究員Victoria A. Beard表示,地下經濟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遠大於正規經濟(特別對低收入者而言,這些非典型工作門檻較低,較能獲得工作機會),其對經濟發展更有著重大貢獻。

研究機構「非正式就業婦女:全球化與組織化」(WIEGO)與世界資源研究所羅斯永續城市中心的一份合作研究報告指出,都市的包容性,以及包容的方式對非典工作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若都市切割非典型就業人口,可能使在職的低收入戶族群失去部分經濟來源,加劇城市中的不平等、降低經濟效益。

那麼我們該如何協助這些非典工作者,以利他們提高經濟生產力呢?舉例而言,街頭攤販需要在良好的公共空間進行商品貿易;廢棄物管理者需要取得公共採購的權利,以便與政府合作、有效進行廢棄物分類與回收。最後,家庭傭工需要我們的平等尊重,以及取得公共服務3的權利。

《接納邊緣工作者》(Including the Excluded) 的作者指出,目前已有諸多城市的創新改革方案,與家庭傭工、街頭攤販等非典工作者合作、創造雙贏模式。例如,擁有超過150萬名非典工作者的印度婦女組織SEWA(Self Employed Women's Association of India),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提供組織內部公共基礎設施服務,並協助成員與特定部門合作,使其擁有穩定的住房、電力和乾淨的水源。另一個案例則是發生在拉丁美洲的幾個城市中,垃圾管理組織獲得政府長期的認可與支持,並簽訂合約以配發垃圾運輸車輛、垃圾儲存區域。

「政策改革的影響力不可被低估。」儘管非典型工作與政府合作、成功轉型的案例眾多,WIEGO顧問、哈佛甘迺迪學院公共政策講師Martha A. Chen仍認為,「將非典型工作組織正式納入都市政策管理中,以平衡非典工作者與政府雙方利益為主的政策角度出發,才能真正促進社會與經濟正義」。

上述的合作成功案例,共有四個關鍵前提:

一、允許非典型工作者使用公共場所,並提升其獲得公共採購的機會

為了提高空間使用率並刺激都市經濟成長,地方政府應承認非典工作者在經濟層面的貢獻,以協商政策代替法規懲罰。此外,非典工作者應有相同權利取得公共服務、使用公共空間,並允許非典工作組織參與公共採購與競爭,使其增加經濟生產力。

二、改革現有法律,支持非典型工作者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提供較為便利的管道、鼓勵非典工作者辦理營業登記,增加政府稅收的同時,透明化非典工作者的稅收狀況,並將福利政策普及化到非典工作族群。

三、將非典型就業領袖納入政策制定過程

由於非典工作者多於繁榮的都市中心工作,故都市應將地下經濟活動納入當地經濟發展與土地分配計畫中。

四、支持並協助改革組織

《接納邊緣工作者》(Including the Excluded)報告中,所有成功的合作案例,都是由非典工作組織所發起的改革行動,故我們應支持相關改革協會,為其宣傳活動提供技術支援,並協助組織與政府、媒體進行對話。

「2050年後,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都市中,相較於今日增加近25億人口。」WRI羅斯永續城市中心全球主管Ani Dasgupta表示,「為了國家與城市的永續發展,都市需要盡快了解地下經濟的價值所在,並找到更好的方案來提高非典型工作者的生產力。」

 

【譯註】
1. 「非典型工作者」亦稱非正規就業者,指員工與雇主不存在長期雇傭關係,包含一般派遣工、臨時工,以及自我聘僱者。

2. 「地下經濟」又稱灰色經濟或非正式經濟,指國民之經濟活動脫離政府法律規束,未向政府申報登記和納稅的經濟成分,被國際社會公認為「經濟黑洞」。

3.「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或經過公共授權的組織,提供具有共同消費性質的公共物品和服務;擁有非排他性與非競爭性。


資料來源:RELEASE: New Study Calls on Cities to Integrate Informal Workers
圖片來源:Alekzan Powell


延伸閱讀:
人力資源 (HR)是企業啟動CSR的最核心關鍵
CSR人才養成不易 創造永續價值的關鍵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