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7 | 作者:Morten Wendelbo/編譯:CSRone 郭姿儀

全球29個基金挹注40億美元採取氣候行動

以美國為主的全球29個大型慈善機構,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挹注40億美元,處理氣候變遷問題,這是過去前所未有之舉。這29家基金會包括規模排名美國第12大的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惠普HP公司兩位創辦人David Packard和William Hewlett分別創立的家族基金會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等。

如此大規模的慈善資源付出,能夠為減緩氣候變遷、幫助人們因應氣候變遷,帶來多大的影響?根據美利堅大學 (American University) 研究員Morten Wendelb在災害預防與應變領域的研究經驗顯示,雖然這些慈善機構的資源僅佔全球的一小部分,但它們仍然能夠對現況帶來鉅大的改變。

氣候資金三個考量重點

先不論資金的來源為何,有關於氣候變遷的資金挹注,基本上有兩個主要的考量點。其一、是「前瞻未來的變化」 (forward-looking),包括預防與避免氣候變遷造成大型災難的行動與研究。其二、是「處理現有問題」(addresses what’s happening now),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真實,不再只是停留在假說、理論、或是預測上,現今的真實是已經有許多人因為氣候變遷而失去生命親人家園

研究指出,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多的受難者出現,例如:生活在孟加拉、對氣候變遷的因應能力低的幾億人口。根據資料顯示,氣候變遷和貧窮之間的密切程度非常高,必須同時被考量與解決。

此外,這些慈善機構還有第三個重要考量點,即是「減少氣候行動的附帶損害」(reducing collateral damage)。有些遏止氣候變遷的行動會間接損害到其他族群的權益。例如,一些致力於減少碳排放的政策與科技發展,可以造就保護環境的贏家,卻也同時招致一些較弱勢者的權益受損

慈善機構以倡議和行動支持氣候行動

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慈善行動近年來逐漸興起,儘管尚未形成氣候,然而過去幾十年以來,有許多贊助者和機構已經在對抗氣候變遷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有些慈善機構致力於提高民眾對於氣候議題的意識;有些慈善機構則是透過大眾媒體,呼籲政府發展出更完善的政策,例如美國參議院在歐巴馬時期提出「氣候帳」(Climate Bill)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也有部分慈善組織致力於降低化石燃料減少所帶來的經濟不平等

在某些情況下,慈善資金也會挹注到科技產業中,期望以創新科技改善氣候變遷對所帶來的衝擊。例如:由比爾·蓋茨與梅琳達·蓋茨夫婦資助成立的「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 撥款致力於發展創新技術以改善貧農問題,農民正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負面影響的群體之一。

除此之外,已經有數十家基金會宣稱他們不會再投資任何煉油或採油公司(或天然氣、煤炭公司)。藉由拒絕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或債券,他們想與這些產業斬斷關係,以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抗氣候變遷的目標。

直接挹注到更大的資金庫

至今慈善捐獻仍只占私人企業在對抗氣候變遷的一小部分。贊助者也可以採取一項更簡單卻更具有效用的氣候行動,那就是直接投資太陽能或離岸風力發電的綠色能源公司。

例如,微軟 (Microsoft) 的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和其他數位身價上億的慈善家合作,包括亞馬遜 (Amazon) 的創辦人貝佐斯 (Jeff Bezos)、前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企業家Richard Branson在內,即共同籌資10億美元所成立的公司,即在發展對抗氣候變遷的創新解決方案。比爾·蓋茲本人就是擔任這間公司的董事長

此外,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的調查,過去幾十年來,風力能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已大幅下降,使它們更具能源選項的競爭力,成本下降也促進了全球(尤其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成長。

還有其他行動,也可以敦促氣候變遷行動。例如,許多贊助者開始支持欲採取氣候行動的政治候選人,像是億萬富翁Tom Steyer和他的妻子Kathryn Taylor,固定會從事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資助

氣候資助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力?40億美元資金看似龐大,但是根據2018年Giving USA的報告顯示,美國公民、企業和機構等在2017年贊助給非利益組織的資金約4100億美元,而這些資金有超過一半被拿去支持宗教性活動、教育、社會福利、衛生保健、與醫學研究等,40億美元僅占其總量的1%而已,比例真的很小。

在2017年,美國政府所投注在氣候變遷議題的資金大約是670億美元。儘管從許多面向來看,氣候變遷都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者,慈善機構透入的資金仍然只佔所有資源的一小部分而已。

對抗氣候變遷政府角色仍舉足輕重

在全球方面,花費在氣候變遷的資金,包含政府、企業、慈善機構等,總共也是約4100億美元。以此對照,慈善事業所資助的氣候變遷資金只能算是全部資金的冰山一角。目前美國政府雖然已經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然而政府仍然是最大的資金提供者。

歐盟 (European Union) 曾在2016年提供230億美元給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未來歐盟預計至少投入總預算的20%在氣候變遷項目上,也就是說截至2020年時歐盟將會每年約有37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許多國際非政府金融機構,像是非洲開發銀行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也提供低度發展國家在綠色能源使用上的資助。

關注氣候難民弱勢族群權益

上述內容並非說明這些氣候資助不重要,其所代表的是,慈善家們必須謹慎地追蹤這些資源與投資資金的去向,以將它們影響力最大化。

慈善家們可以將資源投入在一些經常被忽略的領域,而非一味地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氣候資金庫中。氣候慈善業能夠成就最多之處,在於幫助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族群對抗氣候變遷問題。

在開發中國家約有8億人口以農為生,且世界銀行 (World Bank ) 估計,約有1.43億的務農的人口會在2050年成為氣候難民

這也是蓋茲基金會 (Gates Foundation) 開始著手的計畫,儘管這項計畫並沒有被列在氣候變遷相關資助排名的前端。這項計畫致力於協助全球最貧窮國家像是坦尚尼亞和尼日的小土地持份的農民,面對「因氣候變遷所產生之疾病、病蟲害、和乾旱」等嚴苛環境問題。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Foundations are making climate change a bigger priority
圖片來源:Sam Truong Dan


延伸閱讀: 
CECP最新報告:企業捐贈238億美元刷新紀錄!
英國會呼籲25個大型養老基金揭露氣候變遷風險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