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 作者:Andrew Steer/編譯:CSRone 劉宥妊

中國大陸擬2年內啟動460萬台電動車上路

當你投一顆石頭到水裡,預期會從中心產生漣漪是再自然不過的了。但當國家政府頒佈了一項環境政策,造成全球的公司做出深遠且悠長的實質回應,顯然就不是這種的自然法則。然而,中國2018年頒布《新能源汽車政策》正式命令後(註一),產生的巨浪卻實實在在地打到全世界的灘頭上。其中最重要的項目是他們預計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全中國將累積賣出460萬台電動車,而傳統內燃機未來將逐漸被禁止使用。

2017年4月中國政府發表了新能源汽車政策後,48小時內美國汽車產業的兩大龍頭—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與福特汽車(Ford)便立刻做出回應,表現出積極發展電動車的意圖。例如,通用汽車計畫在2030年之前將發表20款新型電動車。其他汽車大廠也陸續發表了各自在電動車的願景,包括Toyota和Mazda將攜手自動製造部門Senso研發電動車新技術、Daimler(Mercedes-Benz的母公司)將投資10億在製造電動SUV及電池研發上。其他如日產汽車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Jaguar Land Rover、Volvo、和福斯汽車集團等,在研發電動車區塊無一缺席。

電動車是各國政府新能源政策的主要推手

中國並不是唯一在電動車藍圖中畫上一筆的國家,當然也不是第一個。從2015年開始,至少已經有20個國家與20個汽車製造商致力於電動車的發展,這樣的數目在2018年至少增加了2倍,到2023年更預估會成長至6倍。而2018年9月全球已經有超過4百萬台電動車實際上路。

主要市場的國家政府,包括美國及歐洲各國,皆積極強調減少溫室氣體、能源安全與部門領先的重要性,因此更成為電動車發展的強大推手。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是以《加州零排放汽車正式命令》作為藍本。除了替車商設定了零排放汽車的銷售目標,並採用「汽車雙積分制」(註二),根據不同車款的節能程度、能源效率及動力給予不同的新能源汽車積分。

在2019年中國政府新能源積分比例為10%,根據雙積分制,傳統汽車製造商必須得到10個新能源積分,才能賣100萬輛乘用車。以及,到2020年新能源積分比例將調高到12%,藉此調高新能源汽車的販售份額。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仿照加州的鼓勵政策,公司可以販售其超額的新能源積分給其他未達標的公司,增加販售新能源汽車的誘因。

中國大陸電動車成功兩大原因

中國並不是第一個施行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國家,其政策其實也未見創新的條例,但該正式命令的發表為什麼能如此擲地有聲?首先,當然要歸功於中國廣大的消費市場,讓汽車製造商臣服於可預見的商機;第二,中國此政策多處可見其積極承諾了長遠的目標,在那個目標處是打擊氣候變遷的決心,身為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冠軍,這樣的改變就像周處除三害,讓減碳道路上的夥伴們看到了曙光。

回到商業的現實考量,中國在政策裡訂定明確的電動車目標銷售數字,給了汽車製造商明確的方向與信心。為了維持市占率及競爭力,汽車製造商也因應訂了自己的目標,例如先前提到的增加車款、電池研發等,製造商這番積極作為,又鼓勵了各國政府在未來訂定及修正政策時可以更勇敢的將目標推高。這就是一個「野心循環」(ambition loop)很好的例子,明確的政府政策替企業舖了一條可以落地的道路,而充滿野心、疾駛的企業行動又再推著政府將道路蓋得更快更遠,這樣的野心循環或許可以加速世界抵達「有效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地。

這種野心循環的良性效用也將展現在其他環境行動中。一篇新的研究文章指出,無論是歐洲的再生能源、迦納的巧克力農場、印度的太陽能、及全球的棕梠油貿易,都因著野心循環推動政府做出更有力的國家氣候承諾以應對《巴黎公約》。

「野心循環」由政府企業齊力促成氣候行動

目前,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已體認到,如果野心循環中斷了或自己不在其中的話,極可能錯失重要的機會。

對政府政策制定人員來說,搭上野心循環浪潮等於是讓氣候行動駛上實現的高速道路。預計到2030年時,這些氣候行動可以額外產生26兆美元的經濟效用,包括增加超過6千500萬個工作機會和減少70萬個因空氣污染而造成的死亡。

政府必須思考如何誘導領導企業做出合作的承諾,並更進一步思考政策及目標該如何設定,來刺激企業付出更多努力。另一方面,企業以增加氣候行動來回應政府政策,無論在政治層面或經濟層面都能給予政府正面的支持,而做出更積極大膽的動作。

至於企業這端,許多正式的企業聯盟正應運而生。包括由飛利浦、殼牌石油、海尼根、聯合利華等八個跨國企業組成、荷蘭第八大的公司「荷蘭永續成長聯盟」(The Dutch Sustainable Growth Coalition),即展開分析工作並積極執行和政府部門的對話,督促政府在環境及社會有更積極的行動,以增進國家利益、經濟發展與獲利。在他們的努力之下,荷蘭政府正視了氣候行動的經濟效益和國際機會,因此這一連串的改革推動,已經讓荷蘭一舉成為領先國家層級。

對企業來說,氣候行動本身也帶來許多好處。例如提供企業成長動能、增加企業競爭力、提供創新機會及危機管理。財星百大企業中,56間領導企業的2016年度報告指出,光是因為執行減少碳排放計畫省下的成本,總共就高達25億美元,所做的投資回收期也在正常的1~10年範圍中。

同時,領導企業也發現減少碳排放長期來說可以讓公司有更高的利潤。另一方面,當公司做出氣候行動時,相關利害關係人-包括顧客、投資人及職員,會認為公司確實有負起嗅察市場變化的企業責任,並且沒有漠視因氣候變遷產生的新商機及可能造成的危機與成本。

就結果來看,中國這一波大膽的環境政策和汽車製造商回應的電動車發展計畫,正是野心循環的最佳嘗試實踐,政府和企業互相激勵下,讓企業挹注的投資較以往獲得更整體、友善、安全、並與環境和諧的未來前進。

註一:中國大陸在2017年4月頒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中新能源汽車政策提及中國區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發展計畫;於同年8月頒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併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制》,並明定於2018年4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註二:按照《雙積分政策》規定,汽車銷量3萬輛以上的車廠,每年必須達到政府設定的新能源汽車積分,賣新能源車才能拿到積分,拿到積分才能取得賣一般車的配額。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
How China raised the stak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Here's how every major automaker plans to go electric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200萬輛
重磅!雙積分政策正式發佈,2019年實施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
【進擊的荷蘭一】2050年減碳95%!荷蘭催生全球最有野心的氣候法
圖片來源:Thana Gu


延伸閱讀:
專家:揭露氣候變遷風險 企業五種新思維
德國能源轉型 風電就業人數5倍於煤炭業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