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 | 作者:Stephen Russell、Yelena Akopian /編譯:CSRone 蔡孟儒

WRI五項祕訣 揭開企業產品減碳假面具

不少企業宣稱,自家產品或服務有節能減碳之效,例如省油輪胎、節能軸承、節能資料中心等,甚至連洗衣精也有宣稱有此效果者。

在CDP於2017年所做的調查中,有36%的企業宣稱,自家產品有助減少碳排放,而且這數據較前一年的調查增加了20%。可是,這些宣稱往往都未經驗證,或者與實際效果有落差。

WRI調查看出落差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 日前即針對300家宣稱減碳的企業進行了一項全面性的調查,其中涵蓋不同產業與規模的企業。此調查報告發現,企業計算碳排放與減碳的方法,不但存在多種差異,方法本身也普遍存在模糊與疑義。

舉例來說,調查中的企業往往大肆宣揚產品「能夠減碳」的部分,但在原料取得、製作過程、包裝行銷、運送倉儲等部分可能「增加碳排放」的方面,卻未認真探討。這樣的情形不但誤導消費者,也會讓企業被供應商所連累,不自覺地背上漂綠的汙名。

WRI在調查報告中除了列舉問題之所在,還提出五項祕訣,揭開企業減碳假面具,同時也讓企業知道如何做出信實可靠的減碳宣稱。


若是Android手機,按下OK仍可執行,請稍後,讀取完成之後,請橫置手機捲動畫面。Mac電腦請用Safari以外的瀏覽器開啟。

祕訣一  蘋果跟橘子無法比較

比較是看出減碳成效的方法之一,但是要能看出進步,就必須以相似的產品來比較,才能看出近期的進步。例如,現今LCD電視已是市場主流,若將數位LCD電視與舊型的射線管電視比較,這是無法彰顯該製造商在技術上有何減碳的優勢。

祕訣二  仔細檢驗產品的生命週期全面階段

在比較兩樣不同的產品時,應留意這兩樣產品在各生命週期階段的碳排差異,包括從開採原料,到生產、加工處理、運送、使用、報廢等階段。

有一家日本公司研發了一種雙層玻璃,該公司表示,這種雙層玻璃在製作過程中其碳排放量是高於單層玻璃的,但是到了消費使用的階段,雙層玻璃卻較單層玻璃展現更優秀的減碳排放功效,因為雙層玻璃更能維持室內的舒適溫度,而不必多耗電力於空調。

這家公司已三十年為期進行了比較,估計每平方公尺的雙層玻璃,比單層玻璃少了217.4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之產品生命週期量化與報告標準(Product Life Cycle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有提供詳細的指示,可以幫助使用者了解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排放,並把握所有減少排放的機會。

祕訣三  將消費者行為列入考量

一樣新產品的推出,會有助於減少整個市場的碳排放。例如巴西的石油化學公司Braskem,研發了一種塑膠容器,用來取代原先的錫製容器,以作為沖泡巧克粉的包裝。依照Braskem公司的估計,若以2010年的市場狀況為參考,以塑膠取代錫將可減少一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但是,企業在此同時,也需考慮產品生命週期以外的影響。例如塑膠容器的成本低於錫製容器,所以能降低產品價格,使消費者購買更多,而銷售大增的結果,可能就是量產造成更多碳排放,於是抵銷製造過程減少的碳排。

於是,企業揭露的碳排放應避免與實際狀況有落差。若可行,應在計算減少的碳排放時,也將其列入考量。為了解決此議題,企業可參考「評估政策與行動對溫室氣體排放影響之準則」(GHG Protocol Policy and Action Standard),有助於企業評估實際的碳排狀況。

秘訣四  銷售量不等於減碳量

為了計算產品在整個市場中減少的碳排放,企業會將個別產品減碳量乘以銷售總量,得出的數字會被視為總減碳量。但是新產品在出售之後,並不一定會真的達到減少市場碳排,因為消費者可能將新舊產品一同使用,相同功能低耗電的新產品未能取代舊產品,所以碳排放反而增加了。

舉例來說,新型平板的碳排放比舊型桌上型電腦來的少,若消費者購買前者之後,同時還在使用後者,只是在外用平板,在家用桌上型。所以,新產品雖碳排較少,可是能以低碳產品做的資訊處理,還是沿用高碳排的桌上型來進行。

若可行,企業該評估售出的產品中,有多少能取代消費者的同功能舊產品,以得出新產品在整個市場的減碳總量,計算單個產品的減碳效果時,也該以此減碳總量為依據。

秘訣五  企業應做平衡揭露

有的公司只挑產品中有減碳效能顯著的來宣傳,產品線中減碳不好的就略過不談,這樣企業對自己的減碳評估就不準確了。

美國的AT&T設立了2025年的減碳目標,計畫到該年分讓減碳量增至十倍。若要讓達成目標的數據可信,就得平衡揭露產品列表的所有項目,好與不好都應列入計算。提升建築與農場能源效率的專案能減碳,但鼓勵消費者每兩年換手機卻會增碳,這兩者都得計算在內。

力求透明是最高準則

很多減碳宣稱在WRI審視過後,其資訊顯得可信度不足。所以企業應揭露計算減碳量的方式,以及用來比較減碳的產品種類。此外,企業的整個價值鏈,以及直接與間接碳排放也該清楚交代。如此便能準確衡量企業碳排的增減。

若能遵照以上建議,就能有效改善減碳宣稱的可信度,並遠離漂綠的負評,技能改善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得出的數據也是內部決策的可靠依據。最重要的是,能為減緩氣候變遷帶來貢獻。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WRI世界資源研究所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臺灣企業 2018 CDP 供應鏈計畫評分結果
臺灣企業 2018 CDP 填答結果上篇:氣候變遷問卷
臺灣企業 2018 CDP 填答結果下篇:水安全問卷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