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 作者:Veronica Scotti/編譯:CSRone Hope Wang

用永續投資拆解巨型都市的環境計時炸彈

世界一直在改變,一種前所未有的改變。

尤其亞洲區域「都市化」的進展更是迅速、蓬勃。聯合國預計於2026年,亞洲的45億人口將有超過一半居住於都市裡。

目前,全球1千萬人口的城市共有47個,是名符其實的「巨型都市」 (megacities)。其中有31個在亞洲,而中國就擁有15 個,佔全球總數的31.9%。

全球有47個1千萬人口的巨型都市

為什麼有這麼大量的人口要遷移到都市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商機科技。這兩項原因吸引當地人口移居到都市,而跨地域的基礎建設,又串聯起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人,商業和科技讓全球社會更貼近。展望未來,中國與亞洲都市所帶動的新興市場,將會超越其它已成熟的市場。

都市化的成長數字,讓人極度樂觀。但是,有成長就必有風險。地球暖化使得海平面和雨水量產生劇變。大雨、山火爆發、野火、乾旱以及其它極端天氣事件,也因氣候變遷而時常發生。

2014 與 2017 年之間,亞洲地區共發生了55個地震、217個暴風雨和龍捲風、與236宗的嚴重淹水,影響6.5億人口的生活並造成至少3.3萬人死亡。在2018年,亞洲地區更是經歷了104宗的災難性事件,涵蓋了全球災難性事件的3/1。

綜合了都市化的趨勢,人口的增長和前所未有的大型與劇烈氣候變遷,社會持續受到廣泛的影響。僅2018年,全球天災人禍就造成16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數字還不包含非財務的損失。

同時,驚人的暴風雨和乾旱,也正在嚴重地影響農業,尤其是像中國和印度農業產值高的國家。這些災害正在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糧食與安全,以及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家庭生計。居住環境、食糧與水源、天災後的衛生問題等,都像是計時炸彈般,等待世人拆解。

災難性的保險損失金額。圖片來源:Swiss Re

以永續投資拆除都市化計時炸彈

面對大自然的崩毀,拯救地球的任務變成分秒必爭。密切的合作刻不容緩,需要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保險與再保險產業以及個人等的多方配合。

根據統計,2018年全球1650億美元的損失中,保險只賠償了一半,其餘的損失得依賴政府資助、捐款與救濟款項。

以及,就算經歷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也沒有讓國際社會或跨國企業增強風險防備力。此時,擁有豐沛資金的保險與再保險產業,就可以發揮穩定財務危機,以及減緩隨之而來的社會動盪。

根據Swiss Re的估計,保險與再保險公司的承保額度逾兩兆美元。另一方面,2017與2018年中間所發生的天災保險賠償總共2190億美元,是兩兆的11%。

一個完善的政策架構可以強化保險證券這種私募資本市場解決方案,借助多邊開發銀行的資產與鼓勵公眾做永續投資。這種架構是對抗成本提高與氣候變遷的要領。

正確的措施可以帶來較有保障的理想回饋。根據統計,2018年的保險支出項目中,有逾半的金額是資助暴雨、山洪暴發與暴風雨所帶來的災害補償。

舉例來說,中國大陸的茂縣與其它團體合作,打造中國第一個全縣級的天災計畫,用事前同意的條件支付災難後的修復與整合。同樣,飽受天災困擾的菲律賓,在當地政府的決定下,也即將加倍投保參數型保險(一種就氣候因素而做理賠的保險),誓守25個省分菲律賓居民的保障。

用科技來提升風險的分析與管理

回首2018年的天災人禍事件,我們已經無法用以往的經驗,據以判斷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2018年日本發生25年來最強烈的燕子颱風,讓68萬人撤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損失。這次颱風也讓保險與再保險產業,得以重新審視現有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保險與再保險業利用這個絕佳契機,改變現有的架構,協助都市增加免疫力,以對抗氣候變遷。同時,讓風險管理這個專業,能更有效地計算風險事件類別的嚴重性與發生頻率。這種改變需要科技的配合,包括緊急狀況下救災流程的縮短、資料持續收集、評估與給付申請的品質等。

而現有的衛星圖、空拍機與智慧自動化的科技,都是現代對抗氣候風險的基本款,並可用於優化即時損失評估及申請賠償的流程。

以業界來講,保險與再保險產業累積了頂尖的風險管理知識。若我們可以大膽的善用科技,取得需要及透明的數據並進行深入的分析,那我們與政府及不同利害關係人所合作的都市強化企劃,都將會更快速進步。

亞洲基礎建設每年1.7兆美元需求

環境的迫害、擁擠的人口、交通阻塞以及空氣污染,都是都市化和燃燒化石燃料的代價,也同時加快氣候變遷的速度。

現今社會的一大挑戰就是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兼顧到人類的能源需求。跨越這份挑戰需要決心,將都市變得有韌性,與低碳能源系統接軌。

若能一併鼓勵企業、產業和投資項目,共同邁向永續發展,便能事半功倍。透過公共與私人產業、決策人的密切合作,我們就能建立一個以風險為基礎的ESG投資監管架構,並同時也強調ESG於財務績效分析的重要性。

在亞洲持續發展的重大基礎建設下,興建低排放且具有氣候韌性的建設,也是另一個值得把握的商機。全球的基礎建設資金需求也很龐大。若要保有現在的增長率、將人民從貧窮線拉上來以及加強氣候應變措施,光是亞洲每年的需求就高達1.7兆美元,而且這個需求會每年持續直至2030年。

全球的保險與再保險的資產高達30兆美元左右。就算是一個個位數的成長,也足以於社會經濟的基礎建設中,帶動正面的投資。一個有助益的投資環境,加上一個清晰的監管架構,將會是增加城市基礎建設投資的最重要原則。

現今,創新的思考與科技的發達,已經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氣候變遷和規劃應變對策。巴黎協議與各國政府的其它項目的行動,也都推動著全球各地的產業,邁向共同目標。良好的公共及私人機構合作將是持續「韌性」城市和永續發展的訣竅。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How cities can become more resilient to climate change
圖片來源:National League of Cities Reveals Top 10 Issues That Matter to Cities in 2017Jan Antonin Kolar


延伸閱讀:
中國大陸卯足勁 拚搏新能源轉型
KPMG出版第一本台灣銀行業報告:ESG!ESG!ESG!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