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 | 作者:Robert G. Eccles & Svetlana Klimenko/編譯:CSRone蔡孟儒

投資革命新時代已然來臨!ESG絕對優先!

英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訪問教授Robert G. Eccles團隊於2019年春季甫完成一項調查研究,研究對象遍及全球三大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Vanguard和State Street),以及美國、荷蘭、瑞典與日本等共43家投資機構。團隊訪談共70名投資機構資深主管,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全球投資機構的資深主管們普遍重視ESG績效。投資革命的新時代已悄然來臨! 

多項調查顯示 投資機構重視ESG

過去幾十年來投資者多數是口頭支持永續議題,但是直到最近投資者才真正將倡議化作行動。在上述的研究中,大部分受訪者表明,所屬機構已經採用具體步驟將永續議題納入投資標準中。同時受訪者認為,企業經理人必須呈現ESG績效,以對投資者負責。

其中,道富環球顧問公司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總裁Cyrus Taraporevala在受訪時表示:「身為重視長期投資的機構,我們越來越關注ESG議題。我們會分析氣候風險、董事會品質和網路安全等議題,再判讀出這些議題對企業財務的好壞影響。並且,我們會把這項方法越廣泛地應用在未來的投資上。」調查中其他許多受訪者也提出相同的觀點。

另外一個數據也可以作為佐證。2006年當時聯合國發起「責任投資原則」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只有63家投資機構簽署承諾,所轄總資產為6.5兆美金。時至今日,2018年時簽署的機構已經成長到1715家,轄下的資產多達81.7兆美金。

以及,富時羅素 (FTSE Russell) 於2018年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在全球有超過一半的資產擁有者,會將企業ESG的表現,列入投資策略的考量當中。

投資機構比企業經理人更重視ESG

然而,令人訝異的是,投資者重視ESG已成趨勢,卻仍有企業經理人尚未認知到這項變化。根據美銀美林集團(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調查,多達25%的股東已經採取永續投資,可是美國企業主管卻以為僅有5%。

企業經營者若要跟上這無法抵擋的嶄新趨勢,就必須得先瞭解這項趨勢背後的成因。當企業主管們明白股東重視ESG議題的程度時,就可推動組織的ESG改造,為股東帶來最大的長期利益。

投資者關注ESG議題的6項成因

在過去五年間,投資者之所以越來越關心ESG議題,有下列六項成因。同時這些成因還會持續推波助瀾,創造新一波革命性的投資觀念。

第一,投資機構規模越大影響越大
投資業是一種資金密度極高的產業。例如,全球前五大資產管理機構其所管理的外部資產占比為22.7%;而前十大資產管理機構佔比更高達34%。也就是說這些資產管理機構掌控許多別人的資金。為了分散投資風險,以往投資機構會參與多種不同程度風險的投資,可是當投資機構的規模變得非常龐大,又得面對永續風險造成大環境改變(例如,氣候變遷)的時候,原先的投資思維就不能達到避險效果。

在同樣的永續風險之下,小型的投資機構就顯得更能變通,或許還能夠藉由投資黃金或者是災害應變設備來避險。對於大型投資機構而言,其投資遍及全球經濟,轄下資金過於龐大,無法藉由這種方法來避險。

此外,大型投資機構往往負有長期的債務(例如退休基金得支付退休金長達100年),所以這些機構不得不將目光放得更長遠。正如管理1.6億美金的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總投資長水野弘表示:「像我們這類的機構,必須對未來多世代的人負責,所以將目光放遠是必要的。」

第二,ESG績效具有財務收益
許多企業經理將永續投資視同社會責任投資SRI,認為這類投資會有損財務收益。可是這卻是一個過時的看法,因為已經有多項研究調查肯定了ESG的財務效果。

舉例來說,哈佛商學院的兩次研究發現,早在1990年代就已經依照數據來制定ESG政策的企業,在接下來的18年中,其業績好過其他的企業。可見ESG績效與財務績效確實成正比。

次外,2017年北歐的一項研究也指出,自2012到2015年,ESG績效高的企業比ESG績效低的企業表現更佳,前者績效高於後者多達40%。以及,2018年美銀美林集團發現,ESG紀錄較佳的企業,連續三年的收益也較佳,更有潛力成為績優股;同時ESG較佳的企業在風險方面,股價下跌的機會低,破產的機會也低。

再舉Amudi鋒裕匯理的一項調查數據,發現ESG受關注的重點因地而異。在歐洲公司治理 (Governance) 對於績效至關重要,而在北美則是環境因素 (Enviroment) 最被重視。

新一代的永續投資的關鍵,是聚焦於具重大性的永續議題。其中不同產業的重大性議題,會有所不同。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對於發電廠來說很重要,但是對金融業卻非首要;以及,供應鏈管理對紡織服務業極具重大性影響,可是對藥商而言卻屬次要。

第三,ESG投資需求顯著增加
包括退休基金在內、握有資產的機構,正日益重視永續投資,也要求旗下的資產管理人執行永續投資策略。凱利投資 (ClearBridge Investments) 的ESG投資計畫負責人Mary Jane McQuillen表示,近年來針對ESG投資的詢問就已顯著增加。這項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投資機構開始瞭解永續投資可觀的回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高淨值資產人士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 HNWI) 很重視非財務的資訊。正如掌控資產達2.4兆美金UBS集團永續金融負責人Rina Kupferschmid-Rojas所說:「我們最富有的客戶HNWI他們在意的是,投資是否有助於改善世界。」

如今對於ESG投資的需求越來越大,許多投資機構也就紛紛推出相關服務。例如,UBS資產管理部門的永續相關業績大幅成長,自2016年12月起成長三倍,轄下資產累計至170億美金。正如該部門總監Michael Baldinger表示:「過去兩年,客戶的ESG投資需求成長迅速。」

第四,信託基金也看好ESG投資
在過去,信託基金只重視財務上的獲利,而不重視相關的ESG因素,可是情況已有改變。除了美國,加拿大、英國與瑞典已有ESG相關法規,讓信託基金將ESG列入考量。例如,瑞典國會在2018年11月28日通過立法,要將國家退休基金成為ESG投資的模範。

第五,啟動基層投資操盤人員
以往投資機構中高層與基層的可能不同調。即使高層重視ESG,基層的經理與分析師的工作卻未連結ESG。又或者有時機構內雖有ESG部門,可是其他部門也是各自為政,未能與之合作。

現在,投資機構的高層正在推動基層的改變,他們設定機制,讓ESG數據整合入基層經理與分析師的業務中。以荷蘭退休基金ABP為例,該機構就在所有資產服務的類別中,將ESG列入考量,並要求基層經理在ESG方面負責。如此一來,投資計劃部門與ESG團隊的合作會更密切。

美國的布萊德投資管理公司也是另外一個好例子。根據布萊德公司的經驗,要將ESG融入業務,得先改變投資者的想法。因為資產類別、地區與投資項目的差異,使得投資者得花時間學習,才能看出ESG的重要。

此外,千禧世代重視永續發展,這一代人已進入職場,將是推動ESG投資的另一項積極助力。

第六,投資機構扮演積極股東角色
根據美國「股東服務協會」(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ISS) 的資料,截至2018年8月10日,美國已有476項股東決議與環境與社會議題相關。從百分比來看,所有股東決議當中與ESG相關者,2006至2010年佔總數的33%;到2011至2016年間大幅提升到45%;2017年時則超過50%。這些決議的ESG相關議題,包括: 氣候變遷、人權、人力資源管理、勞工族群多元融合與改善企業董事會。

紐約有一家名為JANA Partner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影響力基金JANA Impact Capital Fund (JIC),並與美國退休教師基金CalSTRS合作,積極督促蘋果公司要重視兒童與青少年沉迷手機的問題。蘋果公司也對投資者的建言,展開積極回應,修改手機控制模式。

舊金山的投資機構ValueAct Capital則投資了電力公司AES,也參與了AES的董事會。ValueAct Capital善用了在董事會的影響力,促成AES從煤炭發電轉為再生能源,還促使其成為美國上市公司中,第一家依照TCFD揭露氣候資訊的公司,贏得歐洲投資者的隔海青睞。

至於規模與資源小得多的投資者,則會與英國資產管理公司Hermes Equity Ownership Services (Hermes EOS)合作 ,已取得不小的成果。Hermes EOS 在2017年時,已同659家企業一起改善1704項永續議題,並在三分之一的議題上有進步,這些議題涵蓋了環境、倫理、公司治理、策略、風險與溝通。

此外,由320家投資機構支持的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也正積極啟動改變,遊說碳排放大戶重視氣候變遷,希望這些排碳大戶的董事會能關注此議題,並設下減碳目標。

永續報告ESG資訊揭露不足

雖然ESG投資已經悄然形成趨勢,卻也有潛在的阻力。其中之一就是ESG資訊的透明化程度。目前大部分企業的永續報告書,其內容與寫法是並不是針對投資者的需求,而是針對其他類型的利害關係人(例如: 民眾、政府、NGO)的期待。對於投資者來說,企業ESG的資訊並不足以成為投資的判準。投資分析師可以協助搜集企業的ESG資料,然這些資料仍然不夠全面化。

目前企業ESG資訊的揭露,水準仍待改進,期待市場的需求、NGO與政府精進法規,將會促使ESG資訊內容將來會更好、更透明。

企業採取五項行動迎向ESG投資新時代

根據研究發現,企業可以啟動五項行動,以面對永續投資的革命性新趨勢。

行動一,宣示企業的永續目標與願景
企業的願景目標,即說明其產品及服務,如何滿足社會的需求會解決問題,並兼顧了獲利與對社會的責任。

企業清楚聲明其目標願景,是與投資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通的基礎。所以董事會成員可以在聲明中,解釋公司存在的理由、說明公司營運有賴那些利害關係人,以及公司經營目標的時間表,並交代經營的評估與獎勵的方式。

行動二,更深入與股東溝通
在聲明目標願景之後,下一步就是整理出完整的ESG資訊,以整合性報告揭露企業的績效與政策,藉此說明因此創造了多少價值。要做到這件事,重大性分析就屬必要,以此找出影響財務績效的ESG議題。

除了分析出重大性議題,企業也該向投資者交代自身的長期經營計劃。例如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有20家左右的企業向投資機構交代此事,其中有3M、IBM與聯合利華等企業。

最後,企業也該把握每季的財務與營運電話會議,解釋ESG目標的達成進度,說明ESG對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這正是標準普爾近半的企業的做法。

行動三,讓中階經理人參與ESG
隨著高層與基層都開始參與ESG,中階經理人也該了解ESG議題。因為企業要達到長期目標,他們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原因是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是由他們所產生的。

高層該讓中階經理與投資者對話,也讓他們參與重大性分析的流程,再依照長期的ESG績效對中階經理人論功行賞。

行動四,建立ESG資訊系統
為了編成財務報表,大企業都設置了功能完整、強大的資訊設備,但是在彙整ESG資訊時,卻只用幾套未經整合的軟體來處理,於是得出的資訊水準不夠,對企業經理與投資人而言並不實用。再加上缺少統一架構標準,又經常有項目缺漏,所以更難成為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所以,企業可以在對外報告中採用GRI或SASB標準;並請求財務報表軟體的供應商,於軟體的內容增加ESG項目;接著再請第三方驗證機構為企業的ESG資訊做認證。

行動五,衡量並揭露ESG對社會的影響
有的ESG議題對企業影響甚微,對社會卻影響甚巨,而正好有部分投資者相當在意這類議題。企業自然也希望爭取這類投資者的資金,但問題是,影響企業外面的社會的ESG議題,難以用數據量化估計。

風力發電的地理位置,就可解釋為何難以數據衡量。風力發電機若設置在大量使用煤炭的中國,所帶來的減碳效果會較為顯著;若設在已大量採用再生能源的挪威,在減碳方面的加分效果就不顯著了。

若要揭露企業對外部社會的影響力,可先以SDG目標為依據。若要進一步以量化的方式去衡量,則可以參考IMP投資影響力分類指南,以之為揭露的標準。

新永續投資革命時代已悄然來臨。投資者的觀念正在進步當中,企業經營者將會逐漸感受到這項新趨勢的無窮威力。這時企業該把握機會與時俱進,與投資者一同為社會創造永續價值。

>>永續速讀,菁英的知識管理好夥伴!已為您整理好: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 主管薪資論酬ESG指南

>>永續速讀,菁英的知識管理好夥伴!已為您整理好:WBCSD 退休資產報告工具包 Part 1

>>永續速讀,菁英的知識管理好夥伴!已為您整理好:WBCSD 退休資產報告工具包 Part 2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The Investor Revolution 
圖片來源:Chris Liverani 


延伸閱讀:
全球新興的永續議題: 企業稅賦 !
KPMG出版第一本台灣銀行業報告:ESG!ESG!ESG!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